宋知衍前世之所以升的那么快,也是因为这个,老陈国公这个主帅战死,作为副将的世子爷去驰援也战死。
是宋知衍力挽狂澜,接替了陈国公,成为的主帅。
前世李沐桐甚至没见过公爹与这位大伯哥,对他们的死,都只是类似通告上的一句话。
谁谁谁战死,首级遭敌人悬挂王帐……
可如今实实在在的与这两人面对面,那感觉是很不一样的。
老公爷宋鸿承笑声爽朗,似乎很为李沐桐这个公主儿媳感到骄傲。
世子爷宋知循敦厚沉稳,眼睛十分规矩,从不乱看,完全没有宋知衍的轻浮样儿。
只偶尔与自己的妻子温氏,温怀慕,投去几个眼神。
看得出来,大伯哥夫妻二人关系极好的。
陈国公只得三个儿郎,没有女儿,二子有娘胎里带来的弱症,不到十六岁就病逝了。
如今府里除了世子爷夫妻,便只有宋知衍这个经常不着家的三子。
算得上是人丁单薄了。
见过面,认了人,男人们就去了书房,刘娴带着两个儿媳妇,继续留在主厅喝着茶,说些女眷们之间的话。
宋夫人刘氏,单名一个娴,真真人如其名,说话感觉很像荣妃,都是让人心底放松,忍不住想亲近的。
刘娴又待李沐桐格外的宽厚温柔,她是婆母,关心儿媳妇,本就是情理之中。
她又把这个度把握得极好,会让李沐桐真切的感觉到关心,也不会被说刻意逢迎巴结。
与他们相处,李沐桐反而感到了跟宋知衍在一起时候没有的轻松感。
有刘娴在其中周旋,旁的人也和善,等吃了两盏茶之后,连初次见面的温怀慕都与李沐桐亲近了许多。
温怀慕已经生了三个孩子,头两胎都是女儿,最小的哥儿才刚满周岁。
李沐桐可不敢碰人家金贵的大哥儿,远远的隔着襁褓看看得了,两位姐儿反而得她的心。
大姐儿六岁,已经懂事了,二姐儿三岁香香软软的。
被两个小姑娘环绕,听她们叽叽喳喳的说着趣事,李沐桐不由的心情也大好。
真是难以想象,这么好的一家子,怎么会生出宋知衍那么叛逆还情绪不稳定的家伙来。
似是看穿了李沐桐心中所想,刘娴便主动聊起了宋知衍小时候。
“早年你公爹外派,我与他还在雁关住过一阵子,三郎刚出生的时候,就不在我们身边。
等在京城养到了六岁,才送到雁关,与我们团聚。”
换个别的有关宋知衍的话题,李沐桐可能还不想听。
涉及到这个宋三郎是怎么长歪的,她真是好奇了。
刘娴口才也好,一点小事,都说的妙趣横生。
很快一个一点都不体面,会撅着屁股在城墙底下刨沙子的少年形象,跃入脑海。
特别是把这小孩儿的脸代入了宋知衍,好笑程度翻倍。
说着说着,就带到了当时一同值守雁关的其他同僚。
大庆开国至今,边境从未安定过,鞑靼、瓦剌一直是北境最严重的大患。
现如今那些勋贵武将世家们,之所以地位高超,都是他们一代代儿郎镇守边境、马革裹尸换来的。
陈国公、应国公、宣威将军,这几位老爷子,都曾以主帅身份出征过的,彼此也都相熟。
刘娴这次提到的就是宣威将军府秦家。
李沐桐刚皱眉,刘娴立即换了话题。
这次她说的是自己。
“说我陈国公只有三个儿郎,其实我当年是生过四个孩子的。
小四儿,是个女儿,小小的可漂亮了。”
“欸?四姑娘?”
李沐桐可没听说过啊。
添丁是大事,她知道宋二郎病逝,却真的一点没听说过宋四姑娘的存在。
刘娴笑容有些苍白,“我的四姐儿,刚出生时候,可健康了,身体比二郎强壮的不知道哪儿去了。
彼时才有凉州之乱,西北丢了三城,正是兵荒马乱之时,我的小女出生,也就没往京城送消息。
我原想着,等四姐儿大些,等战事安稳些……”
李沐桐随着她一道儿沉默了。
凉州之乱后,西北边境就一直失守,被瓦刺一路打到了长城脚底下,至今失地没有再被收回。
那四姐儿,京城也从没听说过。
刘娴强打起了笑脸,“我的四姐儿,得急病前,跟老三的关系最好。
老三一直最小的,这回儿终于有个比他更小的,还是妹妹。
从四姐儿出生起,他就天天守着。
后来四姐儿大些,他甚至不放心我来抱,才八岁的小家伙,倒学的比他大哥还稳重。”
刘娴明明是笑着的,李沐桐却还是感到了一丝心疼,忍不住轻轻拉着了她的手。
“母亲,我们换个话题吧。”
刘娴回握了她,摇了摇头,“提起这么些旧事,不是说搏公主的同情。
我家与秦家之事,确实有些渊源。
说到这里,你应当也猜到我要说什么了。
那秦二爷家的秦小四,就是我家四姐儿病逝没多久出生的。
老三他自从四姐儿没了之后,伤心欲绝,怎么都走不出来。
刚巧那时候秦二夫人生了个女儿,我便贸然求上门,把我家老三送去秦家住了一年多。
秦小四从出生到六岁,都是我家老三眼皮子地下长大的,完完全全是当做自己亲妹妹看待,这点上,我这个母亲能拍胸脯做保证。
三郎与秦家小四,绝不会有超过男女关系外的私情。
他只是把失去幼妹的感情,寄托在秦小四身上了。”
李沐桐非但没有释然,反而越发的难过了。
其实说穿了,都是很简单的小事,才堆积的误会。
陈国公一家因为调令,六年前先行回了京城。
而秦思怡与镇远侯,是今年开春前后才回来,李沐桐没机会了解他们两家的过往。
从没出过京城了秦云念与秦世子也是一样。
但凡宋知衍能像宋夫人此时,跟她好好的说明了,李沐桐都不会吃那些飞醋,把场面闹的那么难看。
李沐桐才心情有些低落,刘娴立即又开口,“长熙公主,看出来,荣妃娘娘把您教的非常好,您是个很好的孩子。
若非您对我家三郎青眼有加,我原是不支持这么亲事的。
我家三郎啊,他配不上你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