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+ A-
A+ A-

现在是9月份,地里的活主要是收玉米。
考虑到他们5个知青第一天上工,还需要适应一下,李爱国索性就让他们搓玉米棒子去了。
毕竟,这个活算是比较轻松的,他也不敢第一天上工就让这些知青们去田里掰玉米,万一给人累出个好歹,咋整?
当然了,活轻松,工分自然就低了,一天的满工分是10个工分,但是搓玉米粒这个活,做满了也只有6工分。
与他们一起的,还有村里的几个婶子。
为了避免他们不会,大队长还安排了一对一指导。
“小余知青我要了,其他的你们随意。”
大队长媳妇周兰花先下手为强,把余夕拉了过来。
就冲着小余知青送的那几个又甜又脆的苹果,就能看出来,小余知青是个能处的,肯定不会整啥幺蛾子。
剩下的几个知青也被分走了。
搓过玉米棒子的都知道,搓玉米棒子是有技巧的,先剔除其中的一行,然后再弄,就很容易了。
常年劳作的婶子们自然不会不知道这个道理。
周兰花递给余夕一个细长的竹条,看着跟筷子差不多,但比筷子薄,一端还削出了个斜面,又给余夕演示了几遍,余夕就上手了。
这玩意好搓是好搓,但是费手啊,没搓几下,余夕就觉得手疼。
连忙从兜里摸出来一只线手套,戴在了搓玉米的那只手上。
这双线手套,还是远在城里的余母给准备的,余夕收拾东西的时候正好看到了,想着上工或许能用,就带在身上了。
看到这一幕,旁边的一个婶子酸里酸气的开口。
“城里来的知青就是娇气,还没咋干活呢,就受不了了,兰花啊,我看你今天是要被余知青给拖累了。”
虽然是集体干活,但是还是有一点小小的分包制在里面的,就比如除草,会按人头划分区域,干完就算满工分。
像他们搓玉米的,也是分出了5堆,搓完就行。
周兰花平日里就跟这个赵来娣不对付。
又爱占小便宜,又爱造谣,关键是战斗力还不行,往往她刚开始跟赵来娣对上,话还没说几句呢,对方就落败了,让她一点成就感都没有。
眼见赵来娣说余夕,周兰花看不下去了。
余知青可是她这边的,这老东西咋敢说的。
难不成以为今天有好几个新知青在,自己就不敢怼她了?
“人家新知青没干过这些粗活,哪像你,皮糙肉厚的跟村头老树皮一样,纳鞋底的锥子都戳不烂。
再说了,我们干不干得完,关你啥事,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,你有那个心思管小余知青,你咋不去管管你家那三十好几了还在家吃闲饭的小姑子?”
豁,有瓜?
余夕的眼睛亮了。
哪怕被说到痛处,赵婶子依旧不服输。
“呵,你去村里问问,谁不知道,余知青靠着男知青,不仅买了自行车,还和男知青不清不楚的,男知青天天往她家跑。”
沈易安:你干脆直接报我身份证号得了。
沈易安直接坐不住了,不行,今天下工得再去催一下大队长建房子的事,这样等他和余夕结婚了,看这个碎嘴子还能说啥。
“赵婶子,你干脆直接说我名字得了呗,余知青那辆自行车是她自己掏钱买的,你不信可以去供销社问。
是,我是天天跑去余知青那里吃饭,但跟你有什么关系,我吃的又不是你家粮食,再说了,我和余知青处对象呢,马上就要结婚了,我俩搭伙吃饭咋了。
照这么说,你天天往村里跑,是不是说明,你和村里的男人不清不楚?”
真就想不明白了,每天这么累,咋还有这么大精神造谣呢?
沈易安这话一出,搓玉米的其他人都惊呆了。
周兰花是欣慰大于惊讶的,看得出来,沈知青不是那种遇事只会躲在身后让小余知青上的人。
郑瑶瑶则是一愣。
在火车上,得知沈易安下乡的地方跟她是同一个地方的时候,她就已经把沈易安当成了自己的人。
也只有像沈知青这样的人,才能配得上她。
这会儿听到沈易安说的话,郑瑶瑶觉得赵婶子说的十分有道理。
肯定是余夕不要脸勾搭了沈知青,不然沈知青怎么看得上她?
余夕现在满脑子只有一个想法。
不愧是姐看中的男人。
然后假装小声实则所有人都能听到的声音问周兰花。
“婶子,赵婶子她家里真有个三十好几还在家吃闲饭的小姑子啊?”
周兰花也不避着人,本来还想给人在新知青面前留点颜面的,结果这老东西,居然这么造谣人家一个小姑娘。
留什么颜面,这老东西不配。
“害,也就你刚来不知道,她男人家那老两口有个老来女,宝贝得跟眼珠子似的,一天活都没干过,就那么惯着。
嫁出去以后,没几天,跟婆家闹了矛盾,气不顺,就拿着扁担把她男人的腿打折了,后面就被婆家送回来了。
这事在周遭都传遍了,也没媒人敢再上门,就这么拖到了三十好几。
你别看赵来娣在外面这么能说,一回家,对上她那个小姑子,连个屁都不敢放。”
等周兰花说完,一看,好家伙,对上的就是几双布灵布灵充满求知欲的大眼睛,满脸都写着:好听、爱听、还要听。
果然,还是新知青好。
哪像村里人,早上发生点啥,还没到中午,村里就传遍了,她都感觉自己没什么用武之地。
等到这一堆玉米棒子终于搓完的时候,余夕也收获了许多八卦,诸如谁家的老公公扒灰,谁家的娃长得像隔壁的男人。
就是这工分吧,有点一言难尽。
一上午,手都没咋停过,也只有3工分,而工分的价值是不固定的,要看当年的收成,平均下来,1个工分也就6-7分钱。
余夕想到她还没吃的两个鸡蛋,有点难过。
感情她搓了一上午的玉米棒子,也就赚了3个鸡蛋,真是个悲伤的故事,放在现代,跟着那些老头老太太去扫个码,也不止3个鸡蛋啊。

全文阅读>>
  1. 上一章
  2. 目录
  3. 下一章